新山广肇会馆武术醒狮团是新山这类组织的先驱。醒狮团成立于1955年,至今已有54年的光景。发起人为苏炳衡、高汉光、伍庭想、李权、郑照、吴锦华、朱寿华等。目的在于吸引年轻人参加会馆的活动。尤其在物质资源缺乏的当年,的确为青年们提供了闲暇之好去处。延而至今,培育了不少优秀的狮艺人才。
漫谈狮艺
舞狮本来是一种华人社会的民间艺术,汇合了武术、戏剧、技艺的特点,根据华人的传统观念,武术的精神是在扶弱助强,戏剧的性质是在扬善弃恶。舞狮还包括体力和智慧的体现,并且代表着华人勤勉勇敢和机警的特性。根据历史之考究,舞狮乃是由中国流传到南洋,它能永久长存,自当有其深长之意义。其实武术可以说是具有世界性的共同特征,它没有受到政治、种族、历史、地理和其他种种因素所限制,它能够获得各界人士的共鸣,其特征是任何人都能欣赏文化的先锋,不应只看到文化的表面,还应看到其内容,更能观察各民族艺术的全相。
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精华之一,随着祖先南来,舞狮这门艺术也随着传至南洋各地,因此舞狮对南洋各地的人士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本国人民的心目中,舞狮根本漫谈不上是什么新奇的玩意,因为每逢有任何大节日时人们可以看见舞狮的表演,虽然舞狮在本地是那么普遍,但知道它的来源以及它各种奥妙艺术的人都不多。
舞狮艺术是全体合力的运动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群五育并重,深具重大意义,并具有将各人心得之清纯技艺和融汇贯通,首尾相应,集体演出,敲击一致,旗帜飞扬,一片朝气蓬勃之象。有激励人心之作用,愈表现人民乐业安居,时势升平询有普天同庆之感。
醒狮之演技与意义,含蓄深奥。狮子舞动,威武雄壮,情绪激昂奋发,狮子虽猛,勇而不凶,仁慈驯良,盘踞高岗,雄赳赳气昂昂,威风凛凛之神态,吼声震撼山岳,,威慑百兽及兽中之王。
南狮
南狮始于广东惠阳、东江、海陆丰一带。南狮在广东、佛山一代最盛,始因该地出现一头怪兽,到处嚼食乡农所丰收的菜蔬,每届除夕该兽即发出“年年”之声,乡农遂以“年兽”称之。年兽眼大,口阔,头生一角,喜嚼食菜蔬,不伤人畜,性善,故乡农视为神物,不敢捕杀。但每届除夕,乡农以竹篾及纸扎成兽头,以布料剪成三角形缝制成兽被,选壮士二人舞动,形如年兽,附以各式响器,集乡农数十前往年兽必经之路及木桥,待年兽发出“年年”之声时,乡农即齐齐击动响器,舞动兽头,震声四野年兽突遭惊吓,遂回身绝尘而去,从此年兽不复再现。但民间此俗流传,四处鼓舞之风仍盛,沿袭至今,每逢过年必少不了“除年”——年兽已除或称“舞年”的俗例。
狮子的形状
以外形来说,目前南狮可分为七种不同色彩。其中白面、红面和黑面,代表三国时代桃园结义的刘备,关云长和张飞。
刘备狮头黄色,白眉毛,白长须,顶有雄鹰,头后绘金钱三枚,表现得和其友善。狮被用七彩锦料,剪为三角缝接而成,边镶白毛,一般人也称它为瑞狮。
关公狮面红,黑眉长须,青鼻紫角,头后绘两枚金钱,是居第二地位,狮被以红、黑、绿三色锦料剪成三角形缝合。
张飞狮面黑眉毛短须皆黑,青鼻铁角,红眼,塌耳,头后只绘一枚金钱,狮被用黑白三角锦绫接成。
一般舞狮团体所称呼的醒狮,指的就是关公狮,张飞狮则为斗狮。关公狮相当流行,因为它具有忠与义的涵义。
另外还有银须黄花色士的黄忠狮、黄黑青相间的赵云狮。以上五种都是佛山庄狮头,至于另一种鹤山庄狮头,头部略长,咀大眉横,角瑞呈拳状,佛山与鹤山狮头,非派别之分,只是製作上的略微差别。
各种舞狮艺术
舞狮实际上就是舞的人,在心理上推测狮子的性格和动作,加以想象创造,因此想把一头纸扎的狮舞得出神入化,首先就必须先了解狮子这种兽类的性格、动作,表示狮子的心理状态,总结起来只有八个,那就是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惊、疑、贪、虑,在了解以上八中心理之后,舞者只需运用脑力和心理去细加研究,就可以舞了,不过却一定要有一位名师从旁指导,才能成功,否则只能一知半解。
南狮的乐器以大鼓为主,配上大锣与三对铜钹,在各派舞狮中,为乐器最雄壮与多样化的,主要鼓法有镭鼓,惊鼓,平鼓,踏步,半剪,中剪,下剪,直剪,上剪,标步,双堂鼓,七节鼓,行街鼓,登山鼓等各种鼓法。
舞狮动作步伐
身法如麒麟步、交叉步、单提步标步、探步、吊马步、座盘与翻滚等,身法有惊颤、贪、洗眼、洗耳、抱腰混身,前后换人,上肩等身法,更进一步是整套的舞法,目前所最常见的有,拜四门,出洞出林,望月,吸水,过桥,戏佛,戏球,登山,上楼台等。
采青与阵法
如水盆者,桥头青,桥底青,七星伴月青,毒蛇青,金钱吊芙蓉,椰子青,断桥青,蜈蚣青,蟹青,青龙白虎青等等、阵法则有,金沙阵,佛门阵,八卦阵,月下访英雄,佛门三枝香,孔明灯,海底捞月等。三星坐月两星半,四大金刚,八大天王,十八罗汉阵,蛇头钉蛇尾剪青,双龙争珠青,银珠鲤鱼青,天罗地网阵,龙头万字青,墨龙金斗阵,龙凤呈祥青,水上莲花青,八仙过海,塔士葵塔青,盆上金花青,美人照镜等。
至于采青的方法要视哪种青而定,例如采毒蛇拦路青,它用竹蔗或甘蔗,作为蛇身,柑桔作蛇嘴,蛇头上缚上青等红包,摆在地上,舞狮者首先要作惊奇状,继而表现喜怒哀乐各种动作,继而用爪踏上蛇身,才将蛇眼踏破,再将蛇咬起鞭打数次方将红包取下,先后由狮头将甘蔗吞下,交由狮尾打碎后吐出,再缩醉状醒狮,这时才大功告成;例如八卦阵中,整个阵的组成,是用各种旗帜,兵器,依照八卦方位摆设而成,舞者需懂得何处入口,何处生死门,哪些兵器需破去,哪些需保留,最后才到阵心取了青后又要全身而退,设青与设阵是有一定规矩的,需按照上代前辈之指导,如不动门路,私自设青,或胡乱采青非但被人讥笑,该狮为盲目、饿狮,甚至连该武馆及舞狮者的名誉皆受影响。
舞狮应注意的危险动作
假如两队狮大家碰头,各人遵守其礼节,那么便没有岔事发生,但遇见对方不礼貌及危险动作,是很容易发生的,同时舞者在百忙中弄错也有可能。
举一个例子说:当两队狮对碰头时,其中一只做出“踢脚”动作时,另一只狮子便会认为对他不礼貌。踢角是表示示威,有挑战的意味。
危险动作之二是“捋须”,这个动作是表示它的备份比对方大,傲气凌人,捋须的动作是将左脚先向右边踏,然后再由右边提起脚,贴着须下擦去。
三是“洗牙”,狮子洗牙的动作与捋须动作差不多,所不同的是狮头首先向前低下,意即以牙擦地,然后猛然提起,同时向左或右边高处提去,洗牙的用意是将牙准备好随时发威食人。
四是“眨眼”,狮子眨眼动作是将一只眼眨着,一只眼睁开,左右替换,这动作表示极度看不起对方。
五是“咬尾”,这咬尾是极度侮辱对方的动作,假如有咬尾动作发生,这一场仗一定打得成。
舞狮的规矩
舞狮需懂得许多传说的理解,否则,往往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,最基本的,,瑞狮经过会馆或神庙,都必须行礼,以示尊敬,如果在路上与一队瑞狮团相遇时,则互拜三次,并互交帖子,不可起脚扬喊,咬牙撩须。因此凡是国家庆典喜庆,开张游神盛会,农历新年等,都邀请南狮前往表演及采青既可增加热闹的气氛,也迎接吉祥的来临,所以舞狮是被人民所喜爱的一种艺术,还有当遇上龙队的时候亦必须行擂鼓以示友善,否则往往发生“龙困狮”的情形,那时候舞狮者就必须靠其功夫来闯过龙身,不然就是永远被困在龙身中,不得其门而出了。
上面所说的,只是根据一些老前辈的口述和参考一些书籍所写成,目的是让更多人对舞狮产生兴趣,进而使舞狮这门民间艺术能够发扬光大。
陈善仲.马来西亚龙狮运动发展概况
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,以马来族,华族,印度族为主要体系。如果要发展各自文化,宗教信仰,教育等领域必须得到其他种族的认同方能顺利的发扬。
回顾马来西亚舞龙舞狮一路走过的岁月,三十年代舞龙舞狮受到种种的条例限制下,这门民间艺术几乎在公众场合绝迹。其实大马龙狮运动所经历的沧桑,应该向我国舞狮界前辈致敬,如马来西亚武术总会,马来西亚全国龙狮总会,雪隆狮团联合总会,大马龙狮总会及各华团属下的龙狮团体。感激他们过去艰辛岁月里,在巨大政治压力下,始终立场如一,毫不妥协争取权益。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广及提升传统舞龙舞狮技艺,把这项华族民俗活动带上国际舞台。最难能可贵的是大马龙狮界前辈在忍辱负重日子里,开创了一套出神入化的高桩飞跃的技艺,震撼国际,让国际大开眼界!
根据记载,第一只狮子是在汉朝由波斯(现为伊朗)经过丝绸之路带往中国,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舞狮技艺。结合当地民情风俗,对其外形,步法和动作,作了精益求精的改善。成为有助驱恶邪,求吉祥康泰的活动并成为逢年过节,新店开张,喜庆等不可缺少的节目,深获人民喜爱。
舞狮运动从中国传来马来西亚已有数百年历史,南来之后相续在槟城,大马首都吉隆坡,新加坡(当时是马来亚州属)及柔佛州等地成立武术醒狮团。马来西亚华裔同胞有着非常传统的观念,认为舞狮是一种文化,它汇合了武术,戏剧和艺术的特点。武术的精神是除强扶弱,戏剧的性质是扬善弃恶,舞狮包括团队精神,体力和智慧的显现。
80年代之前舞狮要在本地公开表演必须得到有关当局批准,否则即属非法集会。当事人将会被提控。因此无论是新年采青,平时庆典都得申请准证,以免触犯法令。
90年代后期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及全国各华团,武术龙狮团体,宗教团体及华基政党联合争取之下得到政府的首肯,武术龙狮才得到自由发展。主要原因是前首相认为:舞狮发展已得到各族认同,全国各地都有龙狮团的成立,如今舞狮在官方迎接贵宾,几乎每个庆典都有活动。大马更赢得多次世界舞狮锦标赛冠军。而如今马来西亚武术龙狮总会更已是马来西亚奥林匹克体理会(OCM)会员。
20世纪武术龙狮在全国蓬勃发展,马来西亚各州属都有相续主办赛会,观摩会。除了柔佛州武术龙狮总会每年定期举办武术龙狮赛以外,其他大小赛会不计其数。
武术舞龙舞狮除了为大马华社带来一份荣耀,他背后还蕴藏着华裔不屈不饶,维护传统文化的精神。目前国家对武术龙狮发展十分重视和支持,祈望各团体团结一致,不分派系更努力与国内外武林界全力配合。积极把武术龙狮事业推上更高峰,让她属于世界,使她成为永恒的人类文化。
-陈善仲‘马来西亚舞龙舞狮发展概况’,载于《新山广肇会馆第一百三十周年纪念特刊》,2008年,第94页。